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9 (第1/4页)
的嘴跟河蚌一样严实。 眼见董卓即将发作,蔡邕先一步对江遵疾言厉色道:“这时候还不说,当真想背负‘谋逆’的罪名去黄泉哭号吗?” 江遵喟然长叹:“是遵遇人不淑,无颜面见太师。” 遂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娓娓道来。 根据江遵的说法,他与贺维是在洛阳文会上认识的,彼此惺惺相惜。后来他们一起游学,又一起逃难,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江遵平时有什么著论,或是好的想法,都会贺维分享。哪知贺维竟会盗用他的杰作,将它献给太师。 又因为江遵与贺维分享这篇策论时,并未提到其中的弊端与局限,贺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贸然献给董卓,这才引起了动荡与混乱。 吕布奇道:“既然那贺什么的盗用你的策论,为什么不写自己的名字?偷完东西还写你的名字,那贺什么的难道是个傻子吗?做这种出力不讨好、帮你白白宣传的蠢事?” 江遵镇定道:“那是因为这个策略,我曾给旁的人看过。贺维心知署自己的名会被人识破,影响他的名誉,所以就写了我的名字,然后冒充我,谋求太师的赏识。” 董卓听江遵这么一说。想起“江士子”确实有过来谢恩,还领走了许多奖赏。 想来,上回那个“江士子”就是江遵说的……冒充他的贺维了? 董卓此时已经信了九成,却又听吕布再次奇道: “这策论既是你写的,想来你一定十分熟悉,闭着眼就能认出来。那为什么朝政颁布后你不过来说明真相?你既知道这份策论的弊端,便应知道其中的严重性,为什么不上书制止?听说你是刘曜的客卿,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