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2 (第2/4页)
这件事。 郭嘉道了句,可惜了。 崔颂知道他在可惜什么,此等意义重大的策论,被埋没了可惜,被人拿来胡乱使用亦是可惜。 郭嘉误解了崔颂的沉默,宽慰道…… 第85章 众叛亲离(一) “明珠蒙尘, 不过时候未到。待到海清河晏之时,拂去上面的尘埃便是。” 崔颂还在构想接下来的布局,听到郭嘉这一句话,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顿了一顿,才想明白郭嘉说的是什么:“这是自然……恩师高义, 写下此番策论, 非为名利, 不过是为了‘学’字本身。” 崔颂想起那本书上类似编者按的自述。 “故异想天开,大胆谬言。后世之人, 如有时遇, 尽可自取。” 何休并不在意虚名浮利。他一生专研经学,心质纯粹。为了所坚持的学术,他潜心耗费十七年心血, 集之大成。他的政治言论大多揭露时弊,非为一利之私。 许多著作从未公开, 甚至不曾署名, 也不愿署名。 那些不懂其中深意,又无视何休警示与规劝的人, 哪怕窃去了高论,也讨不到好,反而会招来祸事。 事态的发展不出崔颂的预料。几日后, 董卓参照江遵献上的策论, 大肆改制, 引起士族们的强烈抵制。董卓一意孤行, 以权镇压,结果受到更为猛烈的反弹。 被蒙在鼓里的李儒、戏志才二人,得到消息后皆是一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 李儒在心里怒骂:“这是活腻歪了不成?这一招烂牌,再多兵马也得完蛋。” 又转念一想,董卓闷不吭声地放了个炸弹,甚至不曾咨询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