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486节 (第5/6页)
为了拿到盐引在边境搞了不少商屯,只是因为盐政的变化才陆续弃置,现在有利益颇丰的新产业可以搞,他们便有意把早前那些商屯捡起来。 按照文哥儿的估算,今年大多数人虽然有投资意向,也投了点人力物力进去,但还不足以让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度开垦商屯。 商贾是最精明的群体,没有足够多的利润他们是不会下重本的。 只能徐徐图之。 文哥儿也没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商贾身上。 只要先做出几个示范性的军屯和商屯,民屯也可以陆续安排上。 若是他争取来那分足田亩并在移居三年内免税免役的优惠政策当真可以落实下去,总有许多失地百姓愿意咬紧牙关去试试。 天底下活不下去的人可太多了。 民屯得仔细做好规划才能去实施,不然很可能好事变坏事。要知道地方官为了自己的政绩,也不是不可能让一部分百姓在当地“活不下去”的。 文哥儿想想就有点犯愁。 不能怪老丘他们常说“能不改的便不改”,不是他们为人太谨慎小心或想法太顽固不化,而是一旦知道自己的决定可能直接影响到许多百姓,平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仔细斟酌。 文哥儿边修《大明会典》边愁到中午,便捧着自己的工作餐跑去找周经探讨各地有多少无田无地的困难户。 先给后续的民屯规划摸个底。 周经:“…………” 这是吃饭的时候该聊的问题吗? 你知道有这么多百姓没田没地吃不上饭,你自己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