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398节 (第5/6页)
诗序》的说法是周王朝贵族的自叹自悯之作;后来南宋的朱熹横空出世,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诗经》进行全新的诠释,这首诗的意义顿时扩大化了,成了无家可归者自悲自叹的“流民悲歌”。 朱熹的著作在大明被列为科举教材,影响力自然是不小的,读书人普遍也认可了这种扩大化的解释。 文哥儿提笔把《葛藟》给朱厚照写了出来。 开头第一句是“绵绵葛藟”。 朱厚照十分骄傲地发现自己至少能认出三个字! 后头也没有太多的疑难杂字,句义更是直接明了,大意是“你看那河岸的葛藤多繁茂,延绵不绝长又长!可我却要远离血rou至亲,改向别人把爹喊;就算我向别人把爹喊,别人也不会给我半点眷顾”。 这诗的第二段、第三段内容也是相近的,只是由“父”及“母”再及“兄弟”。 诗中人骨rou分离、流落他乡,扔下脸面朝着外人一声声地唤着父母兄弟,却换不来半点怜悯和关心。 这一句接一句的,可不就是令人不忍多听的“流民悲歌”吗? 不说街上的乞儿,便是那些卖身给别人为奴为婢的丫鬟奴仆,不都对着主家一口一个“爹”“娘”“哥哥”“jiejie”地喊吗? 这其中许多人的遭遇,怕也是“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朱厚照从小锦衣玉食,本是读不懂这诗的,可他昨天已经听文哥儿就着《乞儿图》讲了许多百姓受的苦楚,再跟着文哥儿读这首《葛藟》便觉有些难过。 朱厚照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