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369节 (第5/6页)
年轻人,围坐在一起便不论什么齿序了,你一言我一语地约定以后每个月怎么聚会或者怎么书信往来。 哪怕将来可能天各一方,有什么社内活动也不能漏掉任何一个人! 提到交朋友,文哥儿可就不困了,当场积极地当起了记录员负责给社员们造册,把每个人的情况整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一手是他在杭州看人做乡试同科举人小册子的时候学来的,如今他兜里还揣着一本弘治八年浙江乡试同学录来着! 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罢了! 一行人就这么热热闹闹地闹腾到京师。 客船才刚靠岸,各家就有相熟的人来接应,像祝允明他们这样的得自己去找落脚处,一般还是前去大兴隆寺之类的佛寺租住。 这些佛寺占地广阔且不用交税,不仅有租金便宜、食堂澡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等巨大优点,环境还清静得很,连外地官员赴京都爱在里头落脚。 像陈白沙这些官场前辈兼一方大儒要是借住其中,时不时还会面向广大士子开班授学,随时随地有可能蹭到免费的大师课(当初王守仁就曾经去蹭过)! 所以说,佛寺自古以来便是赶考士子的绝佳落脚处! 文哥儿却是有人来接的,是他哥下衙后顺路带人来接他回去,同行的还有李梦阳几人,都很热心地替文哥儿这个新晋解元扛东西。 他们这些庶吉士大多都是科举中考出来的佼佼者,倒没有因为文哥儿一举中了个解元而有太大的态度转变,像人李梦阳也是三年前的陕西解元来着。 回到京师,解元就不值钱了! 文哥儿本来凭着解元名头被夸得飘飘然,瞅见李梦阳几人后顿时就冷静下来了。 得意什么得意,翰林院中走几步就一个解元,走几步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