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四章 威龙出世 (第4/10页)
,它的空重15吨,最大起飞重量却有40吨,除了一两吨的飞行员和导弹的重量之外,剩下的都可以用来装油,每次上天几乎都会带20吨的燃料。 在后世,北约进行空战对抗演习的时候,每次ef2000想要靠着优秀的机动性和f-22缠斗的时候,f-22的飞行员就会直接进入超音速巡航,拜拜了,咱们不玩了! 所以欧洲人搞射程一百多公里的冲压发动机的流星导弹,估计也有这个原因:想要把进入超音速巡航的f-22给打下来。 601所的研发走进了一个误区:他们更重视机动性,这完全是被苏霍尹给带歪了。 在红色帝国时代,苏霍尹研制的苏-27战斗机,就是对机动性最强诠释的代表,它创造了一系列在当时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机动动作,比如说眼镜蛇机动等等,到了后来,安装了失量发动机之后,更是有了落叶飘之类的让人叹为观止的动作。 苏霍尹在机动性上尝到了甜头,作为每次航展最耀眼的存在,他们也在追求机动性上越走越远,他们搞前掠翼的s-37,也是为了提升飞机的机动性,在他们的眼光中,压根就没有隐身性这个概念。 如果在红色帝国时代,有什么计划中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可以不用考虑机身的设计也就算了,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些高大上的东西,想要隐身只能用外形来修改,在这种时候,他们依旧不重视隐身,那就是走弯路了。 哪怕是到了以后,搞出来了隐身的苏-57,实际隐身能力也是受到怀疑的。 601所一直在生产苏-27系列飞机,和苏霍尹设计局关系很好,后来还一起研究隐身技术,在他们的眼里看来,隐身性当然比不上机动性了,此时,顾老似乎已经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