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三章 考察苏-35 (第7/10页)
雪豹雷达,就是无源相控阵体制的。 众人从这架飞机的前面,走到了侧面,又走到了后面。 机体依旧带着老毛子的特色,铆钉外露,虽然重新喷了一遍油漆,但是依旧显得历尽沧桑。 苏-35战机的编号是从701到710。第11架也就是711,就是那架苏-37. 不过这些原型机并不是全新生产的,比如701,702,705,706,707这几架战机就是在量产型苏-27战机基础上大改而来。当然了,作为试飞机,必须得有试飞代号,701号原型机的正式编号是t-10m-1,是88年首飞的第一架原型机。 此时,展示在大家眼前的是707,属于在红色帝国崩塌之后建造的试飞机,机体还算新一些。要是其他的飞机,估计状态就更差了。 眼前这架飞机,采用了和苏-27不同的前机身、鸭翼、尾撑。但是在中段机身、垂尾、机轮上都与苏-27量产型号相同。众人看上去,更是有种亲切感。 有些人的脑子里已经在思考了,这种飞机弄回去,601所测绘一下,就能在112厂生产了!它采用了三翼面布局,比苏-27的机动性强一大截啊! 其实什么苏-35,不过就是多装了个小翅膀的苏-27而已,当初苏霍伊设计局的编号,也是苏-27m,后来为了更好地把飞机卖出去,才改名叫做苏-35. 就和米格机一样,米格-29的名声臭了之后,米高扬设计局把米格-29进行了大改,然后起了个米格-35的名字,可惜还是没卖出去。 相比之下,坦克就要好得多了,t-72名声臭了,改名叫做t-90,还真卖出去了一大批。 在一番原地考察之后,接下来就轮到空中的飞行表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