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章 给老巴量身定做? (第3/8页)
机和客机的发动机才合适,但是,这些发动机可不好找,比如说运输机常用的d-30k发动机,就算是国内有进口,也是用在改装轰六上的,现在集团还真没有给第四设计局协调。 阿列克谢耶娃不管这些,不给她发动机,她就没法试飞!所以此时,阿列克谢耶娃很是急迫,也充满期待,秦涛既然来了,就得帮助她解决问题! “一万多马力的发动机行吗?”秦涛向阿列克谢耶娃问道。 对方皱起来了眉头:“秦总,您这个造船的专家,看来对航空工业的了解不是很多啊,我们只说推力,不说马力。” 在螺旋桨时代,战斗机的发动机都是用马力来衡量的,在二战前,几百马力的发动机已经很强劲了,但是到了二战结束的时候,最先进的活塞发动机已经能输出一两千马力了,这还是战斗机上用的,轰炸机上用的,甚至能输出三四千马力,这个时候,貌似没有谁听说过推力多少千牛的。 但是,到了喷气机时代,这就是清一色的多少千牛的推力了,从最初的第一代喷气机的十几千牛,到现在的一百多千牛,没有人提发动机的马力是多大,这是怎么回事? 当然是衡量的标准不同。 其实,飞机向前飞行,需要向后推动气体,不管是用螺旋桨,还是直接用喷气发动机,都是同样的原理,但是,螺旋桨时代,发动机能提供多少推力不仅仅和发动机有关系,还和螺旋桨的效率有关系,为了更简单明了,就直接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了。 到了喷气机时代,直接喷气,当然要说推力多大,至于要换算成马力?那还得在后面加个动力涡轮,变成涡轴发动机,才能衡量马力的指标。 当然了,如果是理想的情况下,功率和推力还是可以换算的,这就是p=f*v的公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