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二章 奔腾200支撑的信息化?(加3) (第2/10页)
有限、技术简单,只是单向传输信息,作战飞机只能接收信息。 之后,他们继续发展,仅仅是link4,就有link4a,link4c等等,后来又了link11,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西方开始有了标准了link16数据链,这是一种双向、高速、保密、抗干扰数据链,用于美三军及北约各国军队,传输监视和武器控制等八大类信息。现在,他们就是靠着这种标准的数据链来传递大量的信息,可以满足不同平台的信息传输要求,它传输容量大,跳频次数高不容易被干扰,在同一个区域内能组成很多网络,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 国内呢?国内自然也知道数据链的作用很大,也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最早的装置,应该就是在运八警戒机上安装英国的搜索雷达,在当时为了将雷达数据传递过来,就研制了国产的第一代数据链系统,但是,这种数据链的性能还是很差的,根本就无法和美国的数据链系统相比。 进入九十年代,采购了老毛子的苏-27,也获得了老毛子的数据链系统,这种数据链照样不咋地,只是一套自动化截击系统的数据链而已,国内的数据链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艰难地发展着。 “你说得对,现在,咱们已经有了预警机,航母和其他军舰,以及舰载机之间的通信问题越来越重要。”武胜利说道:“目前咱们的目标就是研制和link16一样的数据链。” 秦涛点头:“数据链技术要不断发展,通信容量和抗干扰性很重要,毕竟,以后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有雷达数据和命令,还可能有图像,甚至有视频。而且,组网也得简单。” 虽然美国人的link16数据链很高大上,但是组网也不容易,这种网络是需要有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