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宝鉴_第二百七十五章 人手一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人手一件 (第2/6页)

蝈很容易在我们古代瓷器中,尤其是清代瓷器中入画呢?是因为中国文化认为蝈蝈代表官员,在吴语中“蝈”和“官”读音非常接近,所以认为蝈蝈是官的代表。比如鸡冠花上画蝈蝈,也可以称为“官上加官”,就是说有官运亨通的意思。

    这是一个典型的清道光时期的民窑碗,只不过画得非常精,首先是花口,凡是花口碗,它的装饰性都大于实用性。另外画有这种带有欣赏意味的纹饰,一般都是摆设用。但这个图案决定了它不是给宫廷定烧的,因为这种图案不是宫廷传统的图案,带有很强烈的民间色彩。

    底下的款识也写得非常工整。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官古窑”,说的就是这类东西,即它虽然不是官窑,但是它的质量跟官窑的差距也不大。柳亦辰看完这件东西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把东西放回到桌面上,他转过头看向司徒枫手中拿着的那件葫芦瓶。

    司徒枫手中的这件葫芦瓶它的颜色对比非常强烈。我们过去在颜色搭配时,最忌讳的就是红配绿,过去有一句不大好听的话“红配绿,赛狗屁”。其实不然,审美有时候是物极必反的。

    比如五彩从元代创烧以后,到了明晚期就很趋向于大红大绿的这种表现,以红、绿为主,非常鲜艳强烈,给人的感官刺激或者说给人感官的愉悦超乎想象。这件东西猛一看就是红绿彩,但实际上它上头还有两个颜色--黄和紫,这就符合了五彩的基本条件。五彩是一个泛称,不管几个彩都叫五彩。

    这件东西是晚明五彩的典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