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夜游秦淮 (第2/6页)
这烟雾,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那种单色调,要艳丽、秀美得多了。 画舫上面会自动播放秦淮河解说词,那是浣花桥!这是一座亭桥,高高的护栏上十几朵五彩织成的牡丹、玫瑰、郁金香花型等连成一个弧形的花环,倒映在水里,活像是双桥兢美。解说词说:传说六朝时,每当春暖花开,秦淮河上的佳丽们相约到此,用清清的河水洗去花朵上的泥土,以此玩耍,嬉笑打闹,成为古金陵一道风景线。 再往前面那是长板桥!明亮的灯光下,几位穿着艳丽的女子站在长长的板桥之上,有的怀抱琵琶弹唱,有的手摇团扇起舞,有的俯首凝思,有的结伴旅游,各具风情。据说,南朝时这里已经是佳丽如云,明朝时朱元璋实行官妓制度,专门建立了富乐院。 这里就被开辟为教坊,成为秦淮河上歌妓们学习各种技艺的地方,才貌双全者选送宫庭以及贵族府第,其余大部分进入秦淮河两岸青楼中。桥后一首古诗写道:“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亿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桥选妓”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长桥也就成为南京最具风情的桥。 前面来到灯影迷离的“红灯区”,有名的“秦淮八艳”的旧居大多都在这里。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南岸的台阶上,一座不大的二层小楼,院门洞开,门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