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一章曾经的向往 (第2/5页)
情。不能什么都自己来做。那样不但低效,还不能保证质量。工业产业化的特点就是分工越来越细,做螺丝的就专门做螺丝,生产枪栓的就得专门做这个。以此类推。剩下的事情就是一句话的内容:掌握核心技术,制定行业标准。 这么说吧,之前的军工体系,在陈燮看来属于逼不得已,或者说时机不成熟。现在不一样了。一整套的行业标准制定了,经过长期不懈的强制执行,新的公制成为了标准度量衡。就算有的人不接受,那也不是问题。我就这个标准,你要想挣这个钱,就得按我说的来做,否则你该干嘛就干嘛去。不接受我的行业标准,你在这个行业就没有生存的余地。 事情就这么简单,早期什么都自己来,那是无奈之举。以造船为例子。没有繁荣的海贸带来的巨大的可见的利益,谁TMD的吃饱没事干往海上跑?现在呢?有多少人哭着喊着要做海上贸易?不带他玩还不行。人多了,资本多了,造船的买卖就来了。 说到底,还是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靠行业标准就能挣钱。其他的利润较低的产业,交出去给民间资本去抢好了。以前看不准或者说不敢投入,现在要死要活的往里头投钱。这就是资本的趋利性,看见有利可图,资本爆发出来的热情。想拦你都拦不住。 最后再强调一点,那就是制度问题。辽东、胶东半岛、江南(江苏),这三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绝对优势的暴力保驾护航。构建了一套对资本宽仁的社会制度。 整个大明,也只有在这三个地方,在陈燮的军事保护伞下,商人不是官府代表的权利随意宰割的对象。也就是说,工业化最根本的前提,还是制度。 平壤这个地方没有太多可留恋的东西。三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