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相 (第2/5页)
检继续道:“朕,不能看明白陈思华,并把他用好,没有给他足够的信任,这都是朕的眼光不够啊。正因为朕的不能识人。才有清军之辱。才会有中原之乱。朕,早该听陈思华的,按照他的办法应对时局,绝不至于如此。” 这一番话说完。所有人的都懵了。这是啥意思?这时候。朱由检才回头道:“把人带上来,让大家都听听。”一个小太监,一个番子。两人被带到武英殿,跪在地上重复说了一遍之后。辅刘宇亮站不住了,摇摇晃晃的往下倒,噗通就晕在当场,偏偏还没人敢去扶他。 陈燮不是造反啊,是看见高起潜临阵脱逃,愤而斩之! 就凭一个名字,陈燮就吓跑了多尔衮,带兵追杀,在隆平斩了多尔衮。事情就这么简单,但是在场诸位的脑子里肯定脑补过现场的事情,觉得脑子都不够用了。两万骑兵打三万,这是显而易见的劣势。但是陈燮就这么打了,带头冲锋,激战三个小时,危机时刻斩多尔衮,扭转战局。这事情,比话本都精彩几分啊。 要知道,登州营的主力,此刻还在辽东,正在往沈阳打。 刘宇亮晕了,杨嗣昌何尝好受,脑子不够用了。这时候再想当初让陈新甲站出来,逼着陈燮立下血书军令状的事情,杨嗣昌不寒而栗。即便是陈燮没能打下沈阳,单就他打败关内清军,斩了多尔衮这个事情,就已经足够让皇帝做出决断了。 怎么会这样?陈燮怎么就赢了?陈新甲呢?卢象升呢?杨嗣昌的脑子里全是这些名字,站在原地就跟泥雕木塑一般。朱由检还是比较给他面子的,没有直接扒他的脸面。主和的人,是他,是杨嗣昌。是他推荐的熊文灿,并且在陈燮反对熊文灿招抚的时候,站出来支持了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