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4 (第2/4页)
无患。” 赵瑗也表示对于这一条意见虚心接受,其余众人又说了不少,但无非都是些修身养性,轻摇减负之事,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主张。 唯有虞允文道:“臣一时间尚未能考虑周全,待它日再行上表。” 萧山一直没开口,看着其它人说话,新出现的龙大渊长相清俊,身材修长,上前道:“陛下已经登基,当择日加封亲属和秀王,以及定皇后之位。” 萧山心中则在暗暗的琢磨,是不是应该把京城兵器监的工匠找来,让人大批的生产新式武器,开采国境内的矿藏,还有医疗和后勤队伍的建设要跟上。 他正在自己低头琢磨的时候,便听见赵瑗道:“今日众人都累了,明日上朝再议吧。” 众人朝着赵瑗行礼后,便鱼贯而出,萧山刚走出两步,便被赵瑗叫住:“萧卿家留步,朕有点事情想问你。” 萧山便停下了脚步,朝着赵瑗躬身行礼。 赵瑗看了他半晌,问道:“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萧山很想跟赵瑗说几句私下的话,但他一抬头,便看见殿中还有着侍御史等着,起居注的起居舍人亦拿着笔在记录,太监宫女侍立两侧,留下来的单独谈话,也不是真正只有两个人。 萧山想起来以前赵瑗还是当皇子的时候,想要单独的见赵构一面有多么难。 皇帝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要被记录在案,作为国史的原始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君臣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清晰的横在了两人中间。 萧山不敢有丝毫失礼之处,道:“臣打算等京城的事情完结后,便返回信阳。信阳知军张孝祥也写信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