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1 (第3/4页)
拿得出来银子建祠堂呢。估计是后来旧祠堂破败得坚持不住了,族里才咬牙重建的。 “为了这新建的祠堂,我们举一族之力,耗时两月,花费近二十万两,其中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特别是族里的五六十岁的老人们,都自发来帮忙,这些都是免费的。”周海说着,整个人都热泪盈眶。 连周蓁蓁这历经三世的人看了,都心情激荡,很是震恸。 这个时候,大家对宗族的归属感是很强的。甚至,族里过半的人家,家里的屋子都不如新祠堂,但他们就是高兴。 周海没将她当外人,和她唠叨着这些事。 咱们周家坊四百来口人,人口钱每人只意思意思地每人捐了二两银子。 因为族中有公中的产业,赚钱了,除去一年公中的开支,如果还有剩余,会留存部分利润,年底都会抽出部分盈利发放给族人的。本来今年新增了贡墨,本应发放更多,但因为要建新祠堂,就没发。 “建祠堂的二十万两,有十五万左右都是公中出的。有近五万两是咱们群里有出息的族人捐的,你先前就捐了八千两。这些银子,动员两侧鱼骨屋的族人搬迁以及后续的安置补偿,用了两三万两。还有祠堂两侧大门的壁画,石头是叫人在黄山深处打的,再请了名家来作画……”周海絮絮叨叨地和她说着建祠堂时的每一处进度和来历。 “海大伯,辛苦你们这些族老了。” 周蓁蓁里里外外参观了一遍,知道这么大的工程,他们做起来很不容易。二十万看似很多,但实则分到每一处要用钱的地方,就不见什么了。 她一句话让周海心里甚是妥帖,他罢罢手说道,“我倒还行,就是你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