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6 (第3/4页)
们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李初究竟用什么办法让他们愿意配合李初的。 天下商贾何其多,能联名上书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李初几乎将天下商人都收拢了。这才过去多少年,李初连长安都没有离开过,怎么就能做成这样的事了? 百思不得其解啊。 但眼下没有他们细问的机会,已经有不问私利只一心为国的人高兴地附议,有过上一回的修订关税的前例,现在再来一回,他们巴不得。 户部尚书更是第一个同意的,看看关税收入多少,再来天下商贾全都交税,但凡想到金额都令人兴奋,谁反对,谁反对他就跟谁急。 所以税改一事很快在李治和武媚娘的同意下定下了,具体如何制定相关的法例,议啊,此事得让行商之人多参与,李治不忘李初提过的人,老实配合,又是懂事的理当让人多露面。 当然,武敏之眼看一桩事定下了,得赶紧把另外的一桩事顺便提起来。 “请开行商之后可以参加科举,出将入仕之例。”武敏之眼看人都认命了,把最重要的一点提出来,行,一开始不能明白商贾之人为什么会联名上书请求税改,现在都明白了。 一天之内武敏之把事情全都说出来,摆明是不愿意给人反悔的机会,李治询问道:“为何?” “请以税改,利于国民者,皆有为国为民之心,念其利于国家百姓,且今天岁大旱,商者施粮以安民,为国解决大难,两者相加,特以改法。”武敏之也会说话,利国利民的人怎么能连科举都不能参加,你们觉得那说得过去吗? “陛下,士农工商,商者下赋,不可开此先例。”一群人拼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