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86节 (第4/7页)
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发声的。 柳贺在扬州知府任上对付盐商,到了京城,削藩之事他敢于接下,面对太后,他也毫无畏色。 这便足以证明,他是可托付之人。 那么,有柳贺在朝中,张居正便不必担心一条鞭法与考成法无法延续,纵使天子执意要将这两法废除,柳贺也必然会从中斡旋。 此时不放权,又待何时? 杨廷和迎立世宗有功,却仍因大礼议一事被踢出朝堂,夏言人头落地,严嵩一手遮天,任首辅不过十五年罢了。 他任了九年首辅,自觉已竭尽所能。 天下焉有百年之首辅? 君臣相得或许难为,但也不必生怨。 第241章 上疏 《育言报》这事一过,柳贺依然安安静静当他的大宗伯,经此一事,礼部众官员对他倒是十分信服,毕竟他敢为了礼部的事找上天子。 沈和是冯保心腹,一般官员根本不敢得罪,柳贺平日是温和知礼的书生,大怒之下却能将沈和一把抓住。 观其行而知其人,柳贺平日都是能让则让,可一旦遇上要事,即便得罪了首辅、天子甚至太后,柳贺也往往能主动站出来。 这样的上官总是令人敬佩的。 当然,柳贺行事并不蛮干,而是依势而行,如今李太后已摆出了一副不过问朝政的架势,不得不说,其中必有柳贺的功劳在。 …… 柳贺回京这几月中,除了李太后命人查封《育言报》外,一切风平浪静。 作为礼部主官,部务有余有丁、何洛文两位侍郎分担,柳贺平日所为便是申明礼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