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36节 (第2/9页)
难道他会置之不理吗? 无论柳贺教书的本事如何,做人的学问他却都一点一滴教给了天子。 讲完《资治通鉴》中的内容,天子用了些糕饼,之后便与柳贺论起了王安石与司马光其人,日讲中对天子的授课内容有明确限制,不过张居正毕竟回了老家,天子也就稍稍放纵了一些。 史书上对王安石是持否定的态度,不过作为日讲官,柳贺通常不会很直白地评判前朝某位官员,而是希望天子自身能细细思索。 王安石用青苗法,北宋国库的确充盈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朕听闻,张先生清丈过田亩后,也将如王临川般改田税之法,然田税难改,自古已有之,柳先生如实与朕说,若是用了张先生这法,民真能得其利吗?” 自柳贺回京后,天子所问便一日比一日 实际,柳贺不知天子在别的日讲官面前是否如此,但在他面前,天子一直很敢问。 对于这个问题,柳贺的回答反倒迂回了。 他举了自己在扬州知府任上的例子,讲富绅是如何骗取百姓田地的,又讲百姓是如何将自家田亩投寄,以获得免税之权的,无论富绅与百姓做了什么,他们唯一的意图是吞并国家的土地,或是躲过应交的田税。 “因而臣觉得,恩师之法必然反对者众多,且百姓究竟能否得利,还需看地方。”柳贺道,“陛下可知,臣至扬州府时,最难的是何事?” “何事?”天子对此颇为好奇,他在宫中并不常接触民间的事,即便有,官员们汇报给他的也往往是好事,是祥瑞。 “用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