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1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15节 (第4/7页)

却是一个真正能做事之人,同年们都知晓他靠得住的性子,行事上自然常常依赖他。

    “泽远是做实事之人,若非扬州府诸事艰难,他恐怕也写不出《治河策》与《论商》这样的雄文。”

    “汝德兄,你分明在说泽远是懒人。”

    邓以赞笑道:“我何有此意?”

    柳贺是大明朝继商辂之后第二个三元及第,才名传遍大江南北,然而考中进士后,柳贺每日上衙下衙,修史也干,读书也干,唯独文章写得很少,只有当值诰敕房时有只言片语流出。

    然而,到了扬州府后,一篇《治河策》,一篇《论商》,其文辞之壮美,叙事之精巧,策论之奇绝,众翰林都啧啧而叹。

    若柳贺仍留在翰林院中,“翰林院文章”恐怕也不会沦为京中谈资了。

    众人正议论着柳贺文章,却有一翰林出声道:“各位兄台是否太高估柳泽远了?柳泽远若是能令张相回心转意,他自己恐怕都不必去扬州任那亲民官了。”

    “刘台之事,各位仁兄为之奔走已尽了力,如今若仍拘着此事不放,各位恐怕也会得罪张相。”

    翰林院中人事虽简单,但一众翰林之所以刻苦表现,无非也是为了在詹事府中占据一席之地。

    刘台之事,有人反对张居正的做法,自然也有人支持。

    听得张元忭几人时不时将柳贺挂在嘴边,甚至写信请柳贺帮忙,不少人心中都是不屑。

    翰院中前途无量的官员那般多,偏偏还有人惦记着那柳泽远。

    吴中行听了此言有些生气,张元忭却伸手拦住他,示意他争吵无益,但史馆中讨论《论商》一文的氛围却没有了,众人无甚趣味地翻着手中的条文,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压抑。

    就在这时,史馆中蓦然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