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1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48节 (第6/8页)



    眼下玉米已经传入了大明,百姓称之为玉麦,但并未大规模种植,朝廷也没有派出专人考察,此时距离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还有十几年,而马铃薯、红薯、番茄等都是随着地理大发现传入国内。

    柳贺曾与张居正详谈过此事,对于拓宽作物之事张居正并不反对,但要做成就必得开海,开海所涉重大,隆庆年的开海并未令朝廷获利太多。

    张居正原本就不支持开放海禁,拓宽作物又非朝廷头等要事,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至于兴修水利等归于工部,柳贺将此事与吴桂芳一说,工部立即请地方上呈报知水利、农事的人才,并在京郊划了块地方进行尝试,眼下吴桂芳过世,柳贺未必能请动新任工部尚书曾省吾。

    不过不管此事最终能否做成,柳贺总要尽力而为。

    王锡爵替柳贺找的作物还未运至京城,此前为了令朝堂官员认识到玉米的效用,柳贺曾特意找人寻访过李时珍,然而此时李时珍的足迹已踏遍各地,只为写出《本草纲目》这一篇巨制。

    柳贺总不能因自己的私心而耽误了《本草纲目》问世。

    柳贺与王锡爵娓娓道来,在当下,读书科举才是正道,浸yin农事、工艺者都是偏门,读书人即便钻研经义到垂暮也不会改,然而经义上不会教人如何种麦种稻,也不会教人如何经营生意。

    从某种程度上说,经义教出来的读书人会做官,会驯民,但自走上科举之途那日起,他们便自然地与普通百姓割裂开来了。

    两人一边探讨此事,一边谈起宗藩,王锡爵吏部右侍郎之位基本已经定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