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87节 (第5/6页)

治河?

    作为翰林官,柳贺本可以将治河一职直接推拒。

    王锡爵为何推拒高拱主考武试的任命?除了他不畏惧首辅权势外,也因武试并非文科举,堂堂翰林官并不稀罕。

    翰林们宁愿闷在史馆修一辈子史,也不愿外放,即便有外放的任命下来,翰

    林们的态度通常是冷淡推拒,若是推拒不掉,实在不行便回老家著书立身,老子就是不外放!

    不接触百姓,为官又如何体贴百姓之所想?

    但无论朝廷想了什么办法,翰林们就是不配合,宁愿辞官也不愿任亲民官。

    堂堂翰林,若是外放了,和普通的二甲、三甲进士又有何区别?

    但柳贺还是接了。

    他接下任命一事着实令不少人惊讶。

    为何?

    柳贺堂堂状元、三元、帝王师,可谓这翰林院中出身最为清贵者,于他来说,这治河一职可谓羞辱,何况一旦外放他就远离中枢,等于内阁之路断绝,在官场上,张居正此举可谓与他结下深仇大恨。

    柳贺应当立即拒接任命并且怒而回家才对。

    但对柳贺来说,在翰林院修史、为帝王讲课是工作,前往河道衙门也是工作,工作本身是不分贵贱的。

    何况他也不认为治河是苦差事。

    难得穿越到这大明朝,苦读十年考中进士,若是一怒之下回家,家里蹲个十年八年,那他考进士又是为何?

    一开始就奔着家里蹲的想法去读书,他考到举人就足够了,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何况他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就是去黄河边帮人挖一块淤泥,黄河也能少一块淤泥,要他如同老翁一样在家待着那是绝对不行的,年纪大了之后还可以考虑,现在着实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