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寒门之士[科举] 第31节 (第6/6页)
的急切形成鲜明对比。 “在下许春年,乃是此次丹阳县试前十,与柳兄同场考试,交卷时府尊大人便盛赞柳兄文章。” “姜士昌姜兄也与我等说,柳兄的破题他很佩服。” 众人闹嚷了一阵,郭姓士子也不再多话了,就在这时,一直在府衙外的书吏忽然道:“你们所说之事府尊大人已是知晓,各士子的文章原在府试张榜后由府学教授、训导等人集结成册印出来,到时你们也可看到。既然各士子有疑问,府尊大人特命我等将府试前十文章贴出,若还有疑问的,请士子各人找府尊大人说明,不许聚众纠集惊扰他 人。” 说罢,书吏便与衙役几人一起行动,将府试前十的文章贴在红榜下首。 众人自是先看府试案首姜士昌的文章。 “当真佳文!” “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形容的便是这等文章,难怪姜兄被知府大人亲点为案首,此等才学,我便是拍马也追不上。” 姜士昌的文章看过之后,众人又去看柳贺文章,看到唐知府给柳贺的点评,众人目光更是惊愕无比。 为何? 姜士昌的那篇四书文被唐知府画了一个圈,而柳贺呢?不仅四书文,五经文上也有一个圈,足足两个圈,这便说明他第二道题答得比姜士昌还要好。 科举判卷中,文章共分五等,圈代表第一等的文章,第二等便用尖来表示,第三等文章用点,第四等用直,如果是第五等,直接一个叉表示再见。 所谓可圈可点,正是表示文章可读。 当然,所谓五等法一般用于乡试及以上级别的考试,府试倒是没那么严格,但两个圈就足以证明唐知府对柳贺文章的欣赏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