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49节 (第4/7页)
……以及朝堂上无休无止的闹剧,一桩桩一件件将整个大明朝带入了深渊。 仅凭他一人之力,能做的太过微渺。 潘晟道:“此事泽远不必忧心,元翁自然可以劝住陛下。” 潘晟是张居正的铁杆,心中自是认为张居正无所不能。 张居正去世前,正是有意潘晟为内阁首辅,可惜张居正对潘晟期待满满,潘晟也在领命后立即回京,然而他人未至京城,张四维已先一步绝了他任内阁首辅的可能。 只是这些话柳贺不能对潘晟说,也不能告知张居正,他的烦闷大多便是源于此处。 柳贺上辈子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宿命之感——如英宗复辟、嘉靖、万历皆长寿,宣德、弘治却都短命,张居正活得也并不十分长,他算是很能赚钱的了,却挡不住败家子万历实在能花。 历史规律似乎很难违背,王朝至末年时,便自有一股难逆衰败之相。 不过潘晟与柳贺刚到文渊阁外,柳贺却又被人拦下:“右宗伯,元辅有请。” 潘晟很识趣地给柳贺让了位,柳贺重回文渊阁时,张四维、申时行已经退了,只有张居正还在原地。 “削藩一事上,你似乎有许多不满。”张居正示意柳贺坐下。 “弟子不敢。” “我知你有不满。”张居正道,“便是我,在此事上也有不满。” 为亲王就藩的标准问题,张居正甚至进宫与李太后商讨过,可惜李太后格外固执,在此事上寸步不让,她有不让的理由,毕竟除了天子外,她还有幼子潞王。 太后对天子格外严厉,对潞王却很宠溺,此事满朝文武皆知,此时潞王尚未到就藩的年纪,可日后潞王一旦去了封地,以太后的脾性,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