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1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16节 (第6/8页)

年应天乡试和隆庆五年会试的程文集大热,府考的考生纷纷抢购。

    事实上,柳贺任扬州知府后,府中士子的骄纵之气都减了许多。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人心态,读书人自持有才,便爱点评万物,爱议论政事,而大明朝读书人最大的追求便是考中科举为官。

    而在科举一事上,柳贺的成绩足以令天下读书人服气,便是再骄傲的读书人,也不敢在柳贺面前夸耀才华。

    柳贺要主持这一年的府试,扬州府的士子们都卯足了劲刻苦读书,不愿叫这位名满天下的柳三元看轻了去。

    柳贺与府学、各州县学的教授们忙碌了几日,才将一府数千份考卷忙完,府试出卷、阅卷、监督皆知府一人之责,考生取与不取也只看柳贺一人,定名次时,柳贺难免会产生一种大权在握的自满感。

    官员一旦任过主官,就很难再适应副手的位置了。

    “将这长案张贴,好叫满府士子知晓,今岁府试究竟取中了何人。”

    其余官员皆是听令,刘同知看向那已填好的长案,不由道:“府台,这……”

    柳贺伸手拦住了他:“司马想说什么,本官都已知晓,只是有些士子文章,本府就算想取也下不了手。”

    刘同知的意思是,柳贺眼下与府中士绅相处还算融洽,府考一事上他不如高抬贵手,让本府士绅子弟多考中几个。

    士绅子弟中文章出众的也有,对于有真才实学之人,柳贺自然毫不吝啬地取中了,但有些士子的文章……柳贺只能用不堪入目四个字来形容。

    见柳贺已有决定,刘同知也不再劝,事实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