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寒门之士[科举] 第47节 (第9/9页)
他们的考试质量。 柳贺回来继续写剩下的文章,由于诏诰表三题中只需选一题作答,他选了诏,表与诰便无需作答了,科试之中,考生们往往更偏爱表,诏诰两篇写的士子不多,但柳贺对这三种类型都很熟悉,只要格式写对了,内容上他选了一篇更适合自己发挥的。 接下来便是五道判语。 判语考的是记忆力和思辨能力,柳贺对《大明律》已十分熟悉,即便有略微超纲的题,他也能够迅速分析做出判断,实在是因为他练这一类型的题练得足够多。 功在平时嘛,只有平时下了足够多的苦工,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实力。 …… 柳贺考完第二场时,交卷的士子比第一场还要多,第一场时有不少士子申请了给烛的待遇,到了第二场,几乎所有士子都能在黄昏前答完题,这一日虽也考了七道题,但无论题目内容还是答题量都不能和前一日相比。 龙门前,众士子谈性甚浓。 柳贺一个熟人也没瞧见,干脆站在一旁听人闲聊。 “诸位可知,第一场考完时南监的监生们已决定去找主考及大宗师闹事了。” 柳贺也竖起了听八卦的耳朵。 俗话说文人相轻,柳贺待在文人圈子里听了不少酸话,比如南直士子瞧不上北直士子,觉得他们实力菜,福利还多,比如顺天府乡试解元常年为外省人垄断,就有人说“燕赵乃至尊丰镐,不当使他方人得知”,意思是咱们虽然考不中解元,但咱们天子脚下天生牛逼,解元不该给外地人,就该给咱。 南直士子听了都想骂人,顺天府了不起啊,应天府还是决定定都顺天府的皇帝他爹定都的地方,没有爹哪来的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