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67节 (第5/7页)
么功劳,都是柳贺自己刻苦。 但纪娘子也希望柳贺三年的苦读有回报。 她是母亲,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处都好。 杨尧却想到柳贺上船那日和她说的话,他说要中个进士回来,她便真的信他。 只是……若他能早些回来就好了。 …… 金殿传胪之后,考生中进 士的捷报便自京城传至各驿,进而传至众进士的家乡。 隆庆五年这科会试录了四百考生,归到两直十三布政司,平均一省也只中了二十多进士而已,于各省而言,这些新进士将来便是助力。 君不见朝堂诸公为乡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吗? 之后贵州布政司之所以能够开科取士,也是得益于贵州官员的不懈努力。 士子进京赶考,路费由府里报销,一路读书求学也多仰赖府州县学的教导,能中进士便是为家乡父老争得荣耀,就是严嵩那样人人唾骂的大jianian臣,也在家修桥修路修学堂。 于各省而言,士子能有得入一甲者,也是官员在文教上的的政绩。 南京礼部衙门。 南直隶是两直之一,不设布政司,各府州直接对南京六部负责,科考这样的文教之事自然也由南京礼部先知晓,之后再发往各府州县。 众所周知,南京六部是清闲衙门,只有南京户部最忙,毕竟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地的税粮,仅这四地所征之税便超过了大明朝税收的一半,除此之外,还有漕运及盐引的发放,漕运及盐引可谓“生财有大道”的方法,因而南京户部权柄还算不小。 南京礼部是最清闲的衙门,京城都迁到顺天去了,礼部哪有什么祭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