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1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163节 (第1/8页)

    若柳贺借《育言报》推广其政见,申时行倒也不是不能容忍,可柳贺若将《育言报》化为其手中利刃,那不仅是他,内阁阁臣及……天子,无人能够忍得。

    不提头版中关于废除书院的讨论,后几版中,农事涉柳贺对甘薯的推广,水利则离不开他在淮、徐治水的经历,番邦文字风俗等,是主客司所掌,科举文章则归仪制司。

    这《育言报》方方面面都打上了柳贺的标签,他上有天子题报名,后有张居正从中助力,岂不是事事可为。

    申时行问心腹幕僚:“据你所观,张相可有令柳泽远入阁之意?”

    幕僚答道:“若张相归政,柳泽远入阁顺理成章,张相若不归政,柳泽远行事不受内阁掣肘,又不必如阁臣般受注目,不入阁反是上策。”

    万历五年后,阁臣又少了两位,再补阁臣也不是不可,但张居正一直没有行动的意思。

    去年张居正表露出了归政之意,那他或许会如夺情/事时一般,在归政前向天子推荐阁臣。

    但无论如何,以政绩论,柳贺入阁绰绰有余。

    阁臣与六部正堂不同,都是清贵的翰林出身,翰林官无非就是修书、讲学、负责科考,入阁前政绩都十分有限。

    如今的几位阁臣中,张居正、张四维和申时行在入阁前都没有太大的功绩,当然,并非他们没有本事,是翰林官本身的局限性。

    而六部正堂中,张学颜、方逢时是靠军功起家,严清历两京大理寺卿,履历十分丰富。

    柳贺年岁虽轻,可资历却是绰绰有余的,便是他任礼部右侍郎这一年,在礼部办成的事也是令官员们交口称赞。

    申时行并非不愿柳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