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63节 (第7/8页)
然而如今世风浮躁,长厚之意薄,虚伪之习滋,他想兴教化、厚风俗,使天下之人处于和平之治中,礼让之风能够与成周相媲美,该用什么法子才能做到? 隆庆帝以这题考查诸生,题中写,“众士子综古度今,试究其说,朕将采而行焉。” 柳贺本以为殿试会考察更实际的策问题,却没想,竟然考了礼。 殿试这一场考到申时,一道题看似容易,但写起来并非那么轻易,因为考卷的版面足够长,考生又要“综古度今”,又要充分展现才华写出合皇帝心意的文章,难度值其实是max的。 柳贺先闭目沉思了片刻,不管怎么说,他得先分析一下考题,之后再思考该如何下笔。 殿试文章的确该慎之又慎,而这道题考察的是礼,其实说的就是该如何究治教化的问题。 此时考场中,其余士子也都在埋头苦思。 在殿试之前,柳贺也曾认真磨炼过自己的策问,这道考题虽长,但只要将核心找到,对皇帝的想法进行肯定,再从古今礼仪教化之范例中选到实用的、能够用于明王朝实际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殿试考的其实是士子的立场问题。 就以这道题为例,如果隆庆帝真的需要兴礼教的方法,满朝文武臣工谁人说不出几十条?嘉靖初的大礼议大臣们可是与皇帝们拉锯了数年,围绕的核心便是一个“礼”字。 柳贺思索的时间够久,他身旁的黄洪宪等人都已经开始动笔了,他仍不紧不慢地思索着。 “会元似是遇了阻碍?”工部尚书朱衡笑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