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寒门之士[科举] 第76节 (第7/7页)
,即便有波折也只是小波折。 但兵事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递到内阁的帖子有许多,柳贺都得一一甄别,不过柳贺倒是挺愿意完成这样的任务,毕竟揭帖他能做的多是形式,底簿记功之类的则涉及到实战,他能学到不少东西。 有明一代,为官者大多是进士出身,批判科举者便会将明朝灭亡之事归结为科举之祸。 但实际上,至少在柳贺看来,大明的进士并非那么无能,比如俺答封贡实际上是由王崇古cao作的,王崇古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抗击倭寇的张经、唐顺之也是进士出身,而鼎鼎有名的俞大猷则是武进士出身。 大明朝就是靠着这帮子文官带领武将,也称过了三百多年的岁月。 …… 隆庆六年初,朝堂内外最关注的便是太子出阁读书之事。 眼下太子朱翊钧才十岁,隆庆帝就以高仪、张四维、余有丁、陈栋侍班东宫,翰林院中,马自强、陶大临、陈经邦与何洛文任讲读官,沈鲤虽仍在诰敕房当值,却也被列为太子侍读的人选,这番动向自是让翰林院中的新翰林们羡慕不已,毕竟眼下几位阁老都是东宫的班底,若能为太子讲官,日后前程必然远大。 这事原与柳贺无关,可柳贺来诰敕房值守时,便有人议论,说圣上原意柳贺充任东宫讲读,却被内阁驳回了。 “论才学,柳三元并不逊色这翰院中任何一人,天子称太子年少爱玩,柳三元年岁又轻,他的话太子殿下恐怕还能听进去。” 在职京官中,翰林院众人已经是十分年轻的了,但谁也抵不过如今才二十有三的柳贺,在柳贺之前,大明朝最年轻的状元是费宏,费宏二十岁便中了状元,之后也官至内阁首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