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化误区 (第2/5页)
片灰蒙蒙,”,随便抽出一本杂志或报纸,随机的找出一句来念,余下以此类推,居然组合成了一首被众人盛赞的“好诗”。 “远远的天空一片灰蒙蒙, 一个赤脚的孩子背着书包走在田埂上, 羊儿咩咩叫着寻奶, 大山的与世隔绝无法想象, 醉了的山伯说话颠三倒四, 人力车画着s线艰难跋涉。 岁月的影子斑驳成色, mama的头巾一直系在脖颈之上。 燕子飞去了又飞回来, 蜡染是这里的一大特产,它漂洋过海,远销外国~~~~~~~~~。” 后来,他读到了顾城,北岛,海子的诗,又读到了省内一位专写新诗的诗人的诗,这才彻底改变了看法,不但开始喜欢起了新诗,自己也写起了新诗来了。因为写诗,因为写文章,他结识了一些写小说写诗的人。这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万纯官是一位省级文学刊物的编辑,同时又是诗人,因为偶然投稿的因素,卻明与他也逐渐熟识起来,闲暇时间,因为都居住于省城,他邀约卻明参与他们的周末小说或诗词沙龙,无非就是湖边或山野聚会,划船徒步篝火聚餐,每一个人纵谈到深处,都离不开一样助兴之物,那就是酒。 这些青年人热情洋溢,大部分的文艺或文学青年都是愤青,他们出于对文学的狂热,多半都成立了诗社,文学改稿会之类的群体,有的甚至还有自己的刊物,自费定期出刊,没有稿酬。 卻明初时被万纯官邀请,要他加入一起活动。说实话,卻明虽然时不时写一些东西,但对于讲求言论自由,创作自由,思想自由,颇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