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6 (第2/4页)
然则萧阳摇摆不决的态度,对于北伐,使得朝廷出现两股声音。 一是以沈虞为首的主战派,他们认为需要集结兵力,掌握战事的主动权;二则是宰相汪忠为首的主和派,他们认为景国蛮夷,无非要钱,金银财宝给他们就是,朝廷初迁临安,该好好修生养息。 不得不说,汪忠这类人的观点迎合萧阳的某种思想,中原朝廷的君王都有天生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太过火了就成了狭隘,中原认为异族不通文墨,犹如盗匪般,只要钱财,给了钱自然就能相安无事。 可若真金白银能换来和平,东都怎么会失守,江淮以北怎么会成为沦陷区。 此节先按下不表,沈虞久未等来援军和粮草,他便知道汪忠在萧阳面前肯定又进谗言了。 无奈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夏国重文轻武,武将在朝中难有话语权,沈虞又并无交好的文臣替他在后方稳定住萧阳的决心,所以到了此刻,他竟有些孤军奋战的意思。 沈虞大军一面等后援,一面缓慢往宋州前进。期间不间断有景国军队前来挑战sao扰,沈虞即便再运筹帷幄,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可就是这个空档给了元皓喘息的机会,他向景请求十万兵马,在宋州集结,准备整装待发与沈虞决一死战。 茂竹向燕珩汇报这一消息时,燕珩气得将手边的砚台砸碎,破口大骂萧阳,他道:“当初霍骁等将士牺牲在烟波渡,拼死送他渡河。他是怎么说的来着,不到一年全都忘了?居然做出“却把扬州当汴州”的事来!?” 燕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