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_分卷阅读17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6 (第4/4页)

表示不服,决定露一手。

    本公行过礼,捧过茶的师父可是王翊!

    他以一炷香的时间就这次会试的题目写了三篇策论,武英殿大学士高拱惊叹实乃奇文,三篇皆可点为状元。

    保和殿大学士康禾泰见猎心起(闲着无聊),分别以北方外族、西边夷人和南部倭寇为题考验冯子芝。要知道这三条题目虽然相似,但情况却是天壤之别。

    北方涉及匈奴、鲜卑等野心勃勃的外族,既要拉拢又要打压,态度要强硬;西边夷人除却要守好云南一带外,还要设法安抚夷人,消除汉人和夷人的矛盾,使之愿意离开大山为大周子民;南部倭寇的成因一来是着水患问题严重,无地可耕的百姓就拿起刀剑成了倭寇,二来倭寇背后有众多南方商人支持,要为百姓谋生计之余还要解决商人的影响。

    冯子芝稍一沉吟,挥笔洒墨,一气呵成了策论三篇,其内容使得高拱大呼北方外族、西边夷人和南部倭寇之患能解矣!周和帝见之,决定择日把冯子芝所写的三篇策论与朝中重臣商讨,大有实行之意。

    康禾泰有见乃此,表示策论这关你过了,但还未完,还有诗赋未考呢!他连出三个不同主题,却被冯子芝眼也不眨地一一答上。

    周和帝大叹,「若延年参考,朕定必钦点为状元!」可惜,作为内侍,冯子芝一辈子都没有可能参加科举考试。

    而真·状元郎谢长亭多才多艺,性情闲雅温和,一向有「小谢安」之称。纵然出身大周四大名门的乌衣巷谢氏,气量不凡,但对于周和帝和两位大学士居然如此推崇一个太监的文章,认为其可为状元,这对他、对谢家来说都是一种侮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