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_第102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3章 (第2/3页)

系统也群情汹涌,几乎所有的言官和谏官都在弹劾于忠朝,发誓要与其划清界限,彻底铲除朝中这等败类。

    一连数日,关于于忠朝的话题热度都丝毫不减,这在大燕朝堂上,还是首次。

    有人痛骂伪善之人必有恶相。

    指摘于忠朝眼睛浑浊,呆而深邃,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气场阴冷,有鹰钩鼻。

    云自古以来,有这种“鼻型”的人,多半性情阴冷,内心诡计多端。

    还例举了两个特别明显的例子,一个是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司马懿。

    前者,卧薪尝胆多年,最后干掉了吴国,斩草除根。

    同时,勾践还把知道他卑微经历的大臣统统杀掉,比如文种,都免不了自刎而死的下场。

    后者,隐忍几十年,熬死了曹cao、曹丕以及曹叡三代人,在反复无常的过程当中夺取了曹魏的江山,最后把曹家斩杀殆尽。

    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鼻如鹰嘴,啄人心髓。

    所以,整个朝堂上爆发起了轰轰烈烈的“鹰钩鼻自检运动”,但凡长着与于忠朝一样鹰钩鼻的朝臣,旋即成为被众人怀疑的对象。

    关于这些,皇帝听闻,不过是一笑置之。

    这种当然是胡扯淡的事了,不过,任由他们折腾一阵,也就过去了这阵风,没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皇帝的目的本来就是要让朝堂上那些固有的小团体内部产生猜忌和分裂,不至于形成铁板一块,从而朝臣结党,对抗皇权。

    更重要的是,于忠朝到底勾结了哪些朝臣和地方官,诸多线索和实证都掌握在皇帝和锦衣卫手中,这就像是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高高悬在一些人的头顶上,让某些人惴惴不安。

    所以,不少朝臣纷纷上表,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