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_第八百八十九章 惨状(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九章 惨状(下) (第2/4页)

幕僚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凌敬都是第一批入仁寿宫的,都听出了李世民叹息声中的痛苦和愤慨……痛苦是针对那些阵亡伤重的将领士卒,愤慨是针对遇事不明的李渊。

    “如之奈何?”杜如晦轻声喝道:“为今之计,当固守待援,若是殿下不奋起,则大事去矣!”

    凌敬面无表情的说:“当年在山东,怀仁力承,言殿下当有天命,竭力劝说老夫来投。”

    “大唐秦王,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难道初败之后,便再无锐气吗?”

    李世民擦拭脸上的泪水,深深行礼,“克明、凌公说的是,孤当奋起。”

    说一句奋起是简单,但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依旧是危如积卵,数以千计的梁军还在山下虎视眈眈,守军不过数百,虽然能依山固守,但如果梁军不计伤亡勐攻,只怕也撑不了太久。

    关键问题还是在,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面对次子的询问,李渊无奈的说:“陈福阵亡了,怀仁的亲卫不知道能不能逃去陇州报信。”

    “没走。”一旁的李道玄低声道:“当时救护陛下,后举旗而立的就是怀仁的亲卫周二郎。”

    李渊一怔,叹道:“此战先有苏定方挫敌锐气,后有周二郎救朕性命……”

    李世民懒得管这些,低头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梁军当时勐攻仁寿宫方向,并没有追击溃逃的士卒,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开。”

    “雍县?”李道玄想了想,“岐州刺史顾晁,乃陛下老人,善于理政,但不擅军略一道。”

    李渊默默点头,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有意授邯郸王李善节制诸军的原因之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