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7章 台风的形成与消亡 (第3/4页)
中心反而风雨变小,甚至露出蓝天白云。 这在台风强大后,在台风中心出现的对流衰弱区域被称为台风眼。 在太空中看,台风眼就像台风狂风暴雨的云团簇拥下的一只平静的眼睛。 台风眼的形成是一个台风真正成熟的标志。 台风眼是台风气压最低的区域,从台风眼向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高速旋转的云墙,这就是台风的眼墙或称眼壁。 这里是台风风速最大的区域。 眼壁向外,有一片近似圆形的区域,那里对流旺盛,且被眼壁积雨云的云顶覆盖,这里被称为中心密集云区。 再向外,台风伸展出一条条的螺旋雨带,越向外,风雨越小。 在台风的最外围区域,受到台风外围下沉气流的影响,往往晴空万里,酷热难耐,这种台风导致的高温天气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吃下沉。 根据德沃夏克热带气旋分析法,台风的强度主要考察两个因素,云顶的温度和风眼的温度。 如果云顶极其低温,低于零下六十度的色阶成环且宽度足够,同时风眼温度达到较高温度,就能证明台风已经达到了极强的强度。 台风成熟以后,经常会进行一个被称为眼壁置换的过程。 成熟的台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抽水机,将四面八方涌来的水汽吸入眼壁,抬升到高空再吹向四方。 但是总有一些水汽没等到达眼壁就提前上升激发强对流了。 如果提前上升的水汽激发的强对流区围绕着眼壁形成了一个圆,台风便形成了大眼套小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