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6节 (第2/6页)
些编辑费解的是,有好几位审稿人向期刊编辑反应,他们收到了不同期刊发给他们的审稿请求,结果对比后意外发现,他们最近接收的华夏论文出现了一种让他们非常不解的情况。 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情况。 可以说同质化,但却又不太准确。具体来说就是同一种材料,同一个试验只是对整个过程跟基材配比进行了调整,跟不停的优化试验步骤后,每次都能让材料性能提升那么一点点。 然后再把这些论文分别投给不同的期刊。 最sao的是,这些论文作者还都是同一批人,不过是大家轮流当一作。 换句话说,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团队,就不停更换项目主导人,然后在实验室不停的刷新着自家创造的记录,最后再不停的发表论文。 这逆天的cao作,让一众材料学大拿们都快傻眼了。 华夏同行的战斗力突然就恐怖如斯? 华夏人很卷他们是知道的,但这卷的未免太过分了些。就是所有人二十四小时都泡在实验室,不停的重复试验,然后二十四小时分析试验结果,这速度也太过夸张了。 劳模看了都得哭啊! 再说人不休息,机器也特么不用检修的?还是说华夏国产设备质量已经可以无视正常的使用方式了?可以死命的造? 总之,离谱到家了! 不夸张的说,大家要都要像这样发论文的话,全世界的材料类跟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加起来都不太够用了。 意识到情况蹊跷的审稿人立刻把这情况向期刊编辑反应。 各大期刊的编辑们也开始再圈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