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7节 (第4/6页)
.15k这一温度区间内,能展现出超导作用的材料。 目前一发布的论文中检索,最高的超导临界温度是负70摄氏度,也就是140k。 但学界普遍公认的临界温度却在140k,也就是大概负133度左右。 至于南朝大张旗鼓拿出来搞笑了一波的lk-99并不能放入讨论之列,毕竟去年他们自己人就已经认定了没有证据证实lk-99为常温超导体。 这也一度打了许多想要大吹小国科研的牛人们的脸。 着实是有些不争气了。 这个团队在选择好参数之后,便开始上传。 因为一个激活码,只能同时进行一项任务,而他们选择的这个任务租用的算力足足运行了二十天,终于在刚刚给出了反馈。 估计团队的成员们此刻也正激动的守在屏幕前观看这个结果。 至于模型给出的结果也让乔泽不知道如何评价。 抛开那些学术语言就是,经过对目前所有公开的实验室数据跟成果进行分析,以及对所需性能的倒推,实验室内制备这种材料是有可能的。但首先需要生产出一种新的仪器。 因为模型给出的并不是传统单一材料模式,而是一种复合材料。需要一个量子结构层,跟具备特殊云结构的导电层,跟一个量子缠绕势能场进行电子拓扑配对。 所以要在实验室制备这种材料需要一种能对拓扑态电子云成像跟cao控的装置。 有些像射电显微镜,但功能要比射电显微镜更强大,可以用射电干涉仪来命名。 模型的建议中要给这种射电干涉仪加入相干光源跟分束器与合束器来进行样品干涉,同时需要编写更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