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节 (第5/6页)
这也是弦理论的理论假设之一。 在高能实验室中,如果有一部分能量泄漏到了目前人类还无法直接观测到的额外维度中,那么在四维时空中就可能观测到看似违反能量守恒的现象。 这种能量不对称性可以被怀疑为额外维度存在的间接证据。 当然这仅仅只是理论。 弦理论之所以一直不被学界广泛接受,就在于现代科技手段无法用试验验证。 虽然乔泽给出的理论跟弦理论大相径庭,但同样认为引力子会跟暂时人类无法观测的高维空间进行能量交换。如果结果成立,那意味着很多,比如重新解释宇宙的构成,甚至推导出宇宙的形状跟结构。 当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更多。 正常三维空间的波函数只依赖于三个空间坐标和时间,但当考虑额外的空间维度时,波函数必须在这些额外维度上也有定义,这意味着波函数的数学形式会变得更加复杂。 比如如果引力子是在五维空间中的粒子,那么其波函数将是五个空间维度加上时间维度的函数,即Ψ( x 1,x 2,x 3, x 4,x 5,t )。这个函数就得满足一个更高维的薛定谔方程。 处理这种高维波函数同样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首先每添加一个维度,系统的自由度就会增加一个,显然这将导致描述系统所需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多的信息量意味着粒子动力学在高维度中呈现新的特性,这些新特性同样无法观测。 爱德华·威腾甚至怀疑现在的超算技术能否处理如此庞杂的数据。 另外如果考虑到交互作用,那么高维度的薛定谔方程将更难求解,同样也会导致要理解跟解释这种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