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11节 (第8/8页)
团“董事长”大位,此前并没有什么经验。 历史上,郑成功掌权初期,战绩相当糟糕,而且军事上也比较幼稚,他真正成长起来,正式变成变成“东南一柱”,那是十余年后的事情了。 软帆、硬帆布满深浅颜色分界明显的入海口,鱼贯而入,有三四层楼高的巨舰、寒光泠泠的炮口,事实上,论起对红夷大炮的应用,郑氏绝对要比明清双方都早得多,就这支庞大舰队当中,成熟炮手恐怕就不下两三千,比光复军全军所有炮营加起来还多。 江阴城外,如云密布的战船,将整个江面都快堵死了,清军守将被吓得闭门不出,张存仁当初几乎带走了江南地区的所有水师力量,如今的长江水面上,除了炮台以外,对于郑成功而言,都是不设防状态。 江阴和镇江,是从海面进攻南京必过的两道门户,后世淞沪会战后,日寇西进,也是重点从此二处突破。 江阴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城外筑有黄山炮台,这地方早在南宋时期,就是抗击北方、控制江面的关键阵地,多铎之前为了防范郑成功,在这里放置了十几门千斤佛郎机,用于封锁江面。 但这点火力,对于郑氏舰队而言,实在不堪一击 “通通通……” 令旗挥舞下的一瞬间,上百门火炮同时吞吐火焰与硝烟,密集的弹雨犹如雷霆万钧,顿时将阵地犁成碎片,不到一个时辰,清军就被迫放弃炮台,退入城中。 将清军逼入城中,摧毁炮台后,明军舰队也不纠结,继续西行,直取镇江,此处距离南京不过两百来里,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南京,让本就群情激奋的舆论顿时引爆,整个南京城周围犹如秋后柴薪,只欠一点火星就会彻底引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