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47节  (第2/6页)
陷入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    不同于世祖皇帝以及帝国制度开创者们,最初的设想    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因为同样是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此时的大明情况远不同于后世的英国。    英国的市场在外,可以利用源源不断的殖民地进行倾销和输血。    而大明的主要市场在内,上亿人口级别的大工业机器,想要倾销商品,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第二个能够容纳的市场。    何况经过几十年的追赶,英、法、德、俄等新兴经济体,没有道理坐以待毙。    所以当国内市场错位时,大明哪怕通过压榨殖民地,也无法填补空缺,甚至是饮鸩止渴。    但统治阶级也只能饮鸩止渴,否则还能怎样?    革自己的命?别开玩笑了!    从昭宗逝世以后,帝国对下属殖民地的压榨,愈加苛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国、哪一族人民,应当天生做奴隶。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如东南亚、日本等地,由于距离帝国太近,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何况骆驼还没瘦死?    所以即使爆发了动乱,平息也不过旬日之间    但一些距离帝国万里之遥的地方,就大不相同了。    -------------------------------------    大明的舰队,于显宗末年抵达美洲西岸,由于这距离华夏东面万里之遥的新土,气候宜人,适宜居住,而且地域广袤,土地肥沃,犹如另一个中原大地。    开拓者们将这里命名为“东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