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七章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第2/5页)
征天下的时候,王薄写了一首诗《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为何王薄能一呼百应,关键是被高句丽第一征讨的时候打怕了。 现在魏征非常担心陈应也会重蹈这个覆辙。 当然,听到魏征的话。陈应没有反驳,因为这是事实。 对于将士们害怕这事,陈应更有感触。 抗日战争打了十四年,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放弃抵抗,日本几乎不废吹灰之力占领了整个东北。 当然,历史都说张学良是奉蒋介石之命,坚决不抵抗。观众朋友们,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张学良是一个军阀,对于军阀而言,首先最要的是就是实力。对于一个老蒋来说,东北军不是嫡系,借刀杀人,在东北军拼得七七八八的时候,趁势让黄甫军进入东西,难道不更符合老蒋的利益吗? 无论东北军如何洗白,畏敌如虎,都是洗不掉的。三十万东北军可以完整无缺的从东北撤回关内,这是什么样的动员能力,东北军真有血性,可以学黄显声,可以学马占山,可以学于学忠。 但是东北军有几个黄显声,有几个马占山? 除了东北军,还有韩复渠,山东王也同样不战而逃。 除了将领因素,当时的军阀军队,成分复杂,没有国家关念也是主要原因。 已经四十多年毫无胜迹,可以说唐军将士畏惧也是李世民为何没能打败高句丽的真正原因。陈应感觉十二卫大军不能轻动,万一将士们不听命令,直接放养,不仅陈应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