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_分卷阅读3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7 (第3/4页)

参与进来。

    因为建立粮油站,也和经济是有关系的,有兴趣的,可以提前参与这种实践活动。

    这种事儿得到了经济学一班的学生的大力支持。

    “这种事儿义不容辞,我家就是省城的。”

    “只要不嫌弃我没经验,我可以帮忙,反正在家里也是看书。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可不多。”

    “班长,给我记个名字。”

    只是好些学生遗憾的表示自己家在农村或者公社,无法帮忙。

    苏青玉就道,“那如果家乡有丰富的,品质高的粮食,也可以帮我们打听一下。粮站建立之后,后期还得收购更多粮食供应全国。”

    “这就没问题了,班长,我们那可是被称为鱼米之乡呢。”

    “我们还是粮仓呢。”

    “……”

    大家七嘴八舌,积极参与,让苏青玉心情激动,自己有这样一群同学,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她对未来的华国发展,很有信心。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十点半见。

    感谢亲们的支持,我可能也是写到后期,心情没那么平静了,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就有些碎碎念,谢谢大家包容。我会按着大纲继续写的,每个情节,都是为后面铺垫。

    其实写这么久的文章了,一般文到后期,已经都有注定的走向了。我努力的将它完整的写出来。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另外,青玉的成功其实和实事有关,因为她每走一步都紧跟时事,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这次搞粮油站,因为紧跟时事,所以才得到大力支持。

    第216章

    苏家屯是最后才知道这消息的。

    还是通过公社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