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2 (第3/4页)
当然, 前提是能弄到好的种子。 别看都是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可是同样的农作物也有不同的种子。 苏青玉之前也了解过农作物研发方面的流程。知道国家一直在培育新的品种,每个时期的产量和质量都是不一样的。光是豆子的品种就有好多研发批次了。最新的品种都是要在一些基地种植一些年, 才会推广。像苏家屯大队所在的宁安县小县城, 肯定是没有这种最新培育的种子的。 苏家屯那地方, 如果种植以前的种子,那优势不是很大。就算种田,那也要与时俱进, 一直种植最新的,最优质的品种,才能够脱颖而出。 这次要是不能在海城弄到种子,她也准备回队里去翻翻自己的小本本,看看哪些同志又能为农村建设做贡献了。 海城虽然大,好在苏青玉在这边长大,每一条路都还有些记忆。坐着公交车顺顺利利的到了农业局。 海城农业局是是个两层楼带小院子的单位。 门口还有守门的大爷。 她身上带着证明,老大爷看了证明就开始盘问了,“你是海城下乡知青?“ 苏青玉点头,“是啊。” 大爷又谨慎问道,“你家住哪里的?” “就在西区政府大院里面。我爸叫苏军强,是海城西区武装部后勤处主任,我妈是海城文工团的舞蹈老师。” “哟,还是干部子女呢。”老大爷诧异道。“家里就没给你弄回城?“ 苏青玉笑着道,“主席同志说让咱在农村建设,咱就好好建设,做点成绩出来,不想回城。” 老大爷笑着道,“是个好同志。” 见证明资料都有,来历也说得清楚,老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