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7 (第4/4页)
厉严惩的态度,比之康熙更甚。 而他的继承人弘历沿袭了他对民间书籍的严格控制态度,进一步压抑文人,采用愚民之策,直到天下顺服,四海升平。 胤禛欲言又止,想要对太子“开放学风”的态度说教两句,奈何汗阿玛与其他皇子皆在,他一直以来维持住的低调形象,令他成了这个时候最不适合开口的人。 康熙的神色看不出息怒,似乎早就料到了胤礽对开放学风的态度。 “若是让容若知道他辛苦弄出来的杂志成了你上茅坑时看的读物……” “容若他会这样辛苦,不是因为他负责整编杂志,而是建了一整个审稿、修编杂志的体系与部门,万事开头难,现在累一些,以后的杂志部门就能顺利自主地运行了。儿臣说的也不是真将这一册当做上茅坑的读物了,只是想要告诉汗阿玛,杂志只是小物,您别这么严肃慎重。” 胤祉左看看,右看看,见帝王面容严肃与太子谈论,自知插不上嘴,只能竖起耳朵听,想要趁机多学学,奈何他们说的话他只听懂一半。 倒是胤禔,见太子与帝王之间谈论正事时你反驳我,我反驳你的态度,若有所思。 “朕严肃慎重?保清,你来说说官府征文一事其后代表了什么,”康熙挨个点名自己的儿子们。 胤禔道:“官府向天下文人征文,有利于拉拢文人,但是也会造成言论不可控,而文人写作逐渐大胆。只杂志一物,即可代表官府对于文气将要开放的态度,文人众多而民间私自写书之事屡禁不绝,更有不利于大清的言论会流传。所以儿臣觉得,官府征文就够了,不能开放民间自己出杂志。甚至于对各地书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