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4 (第2/4页)
己的,也暂时庇护着。 但是东瀛是个奇怪的国家,这次来的使臣自称是第五代征夷大将军德川纲吉的家臣,他们这个小岛国中的天皇,一点存在感都没有,整个国家都是由武士统治。 纳兰性德启奏道:“德川幕府虽时常遣送使臣来大清送礼,与大清之间贸易密切,意图与大清保持友谊。是因其国之贸易,需依赖向大清出口。然臣从未见有任何文书证明德川幕府向大清称臣,其看似有纳贡之为,实则多次避开向大清称臣,容臣怀疑东瀛之诚心。” 诚然东瀛与大清之间从未闹过不快,可他们也从未承认过臣服于大清,一边需要寻求庇护,增进贸易,一边又端着不愿低头,这是料准了大清国宰相肚里能撑船,会对他们宽容吗? 附属国之间,明确称臣的要来寻庇护,理藩院里有文书,能受理,东瀛又算是什么? 外交部强调“东瀛从未从口头上、文书上表明向我国称臣,理藩院无记录!” 纳兰性德生平最恨被白嫖,自己人向他打秋风也就算了,东瀛还想趁机占便宜,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只要有人想白嫖,稍有风吹草动,纳兰性德立即警惕起来。 胤礽提议道:“汗阿玛,不如下令,命东瀛向大清递臣服文书。若其不愿臣服,则唯有拒之。” 以后做生意也是,带其他藩属国进行互通贸易,与其他近邻之间互惠互利,形成宗主国带小国共同富裕的利益关系,就不带东瀛玩邻居关系了,以后把他们当做与西方各国一样地位的外人来处理。 从地理位置上,这些藩属国就依偎在大清身边,对待他们与隔着海洋的西方人态度当然是不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