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9 (第3/4页)
部之能量,不足以单独成立一部吗?谁都怕死,谁还不生病呢,早些年国内风气都道‘医者,贱业’。而事实上,在民间,若一村之中能出一位医者,其受尊敬之处不低于文人,其满足的是百姓们实实在在的需求。医部之成立,可不正迎合了百姓之需求,为民间医者之地位,摘出‘卑贱’二字,岂不是又一道良政举措,利于减少民间之矛盾?待医者不再被视为‘卑贱’之职,束缚大清医学发展的思想禁锢也将被消除,反过来促进大清医学进一步蓬勃兴盛。” 帝王深思道:“你希望朕更重医学,给予医者更高地位?” “医者之地位,宋至元朝时还不似现在这般‘卑贱’,正在地位变低是几时开始的?元时它还是正二品官,之后降为三品、五品……那是前明朝为科举取士,培养儒者,刻意压制之故。” “徐元文监修之书上曰‘夫艺人术士,匪能登乎道德之途’(1)。可见前明时医者地位之艰,难道到了我朝,也要继续延续前朝之弊政?” 大清治国多延续前明之策,是因前明乃自古以来政治体系完善之巅峰,弊端自然也有,然上至帝王,下至朝臣皆赞同延续前明之策,为的是维护统治地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将国内控制在手。 到了康熙手中,这一些似乎也没有什么巨大的改变,他甚至青出于蓝,成为有史以来手中帝权最为集中的一位皇帝。 胤礽把握住的正是汗阿玛的个人追求。 康熙有一种心态,名曰“朕将成千古一帝,超越前人,名垂青史”。 汗阿玛希望手中的帝权更为集中,国内情况逐渐安稳,接下去的治国之策,他乐于见到些许“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