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尽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 (第2/4页)
多和如今“发改委”很像的机构,专税专员专收。 夔州的关税比例,这在古代绝对是骇人听闻的一件事。 夔州汉人与僚人杂居,又有关税之利,造成了此地极为特殊的风土民情。这种风土人情,与所谓“胡汉之别”完全不同,具体是什么等会再说。 此地僚人重利轻义,熟悉水性,并相信以水致富,极具冒险精神。家人死了哭一天之后就当无事发生。 男人在家做家务,女人出去干活,因山地居多,便以山造栏,家中有大鱼缸养鱼,以为“家畜”,算是一种因地制宜。 杜甫有诗中描写与僚人为邻“七厌”:分别是“养乌鬼”、“食黄鱼”、“轻伦情”、“虎侵人”、“好柜敉”、“重瓦卜”、“烧畬田”。 这便是对当地僚人的习俗概括。 夔州物产丰饶,但农业极度落后,且两极分化严重。畬(yu)田是梯田的一种,放火烧山后在上面耕种,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然而当地还有供给给长安的贡米,号称“红莲稻”,口感极佳,只有百余顷,却有朝廷直属官员日夜看护。 夔州江水不能饮用,因为瘴气原因有微毒,长期饮用后颈处会长毒瘤。达官贵人都是喝的山上的泉水,用竹管引入十多里。 还有些地方是被官府直接控制,当年诸葛亮在夔州修了很多水井,这些水井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