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门房_北电门房(1191-119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电门房(1191-1195) (第6/17页)

2年的60万人民币绝不是什么小数目。要知道当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100美元,按当时的汇率计算就是八九千元人民币。

    企业家会被白血病拖得入不敷出,小康家庭也会吃天价药吃得负债累累,更多吃不起药的患者只能等死,这是当时让中国的白血病患者几近绝望的生存现状。

    2004年,陆勇偶然了解到印度有一种仿制的格列卫,据说它的功效完全不亚于瑞士的正版药,而价格只需要4000元一盒,是正版药价格的五分之一还要少。陆勇带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回了印度仿制药。

    在他的对比检测下,印度仿制药与瑞士正版药的药性相似度达到了99%,并且他在自己服用后感觉效果不错,可以替代瑞士格列卫长期服用。

    陆勇从印度仿制药那里减轻了不少的经济负担,那时的他心想,4000元一盒的价格应该很多白血病患者的家庭条件能够接受,至少也要比两万一盒的天价药好得多。

    他将仿制药的消息发布到了病友群,这一好消息迅速开始在白血病患者群体间流通,很快,就有数千人找到了陆勇,求他帮忙买药。陆勇知道,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对无数素未谋面的患者伸出了援手。

    2004年8月,陆勇开始从印度大批量代购仿制药,以几乎为零的利润卖给了国内等着药救命的白血病患者们。由于陆勇的要货量很大,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后,一盒印度仿制药的“团购价”就从4000元降到了200元。

    这对中国的慢性白血病患者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几乎每个家庭都能够负担200元一个月的药钱。

    此时的陆勇心中或许满是慰藉,他自己就是白血病患者,因此他深知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