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宇都宫城内关东布政(中) (第4/7页)
责任分派下去。但是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在他意识到关东的富庶后,不得不花了更大价钱将这边的家臣尽数转封出去。而秀家看得更加长远,他宁愿自己承担关东开发的责任,也要自己攫取关东开拓的成果,毕竟普请这个事儿派给家臣和自己直接管,效果都是一样的。在“惜封”的大前提下,你要是再给他们来一出4公6民,吉备武士马上跟你秀家离心离德的,谁还跟你转封来关东啊?对于秀家来说,宁愿恩惠关东旧家族,关东的农户,吉备武士也是他必须要安抚的对象。看看把自己的基本盘掀翻的下场吧,远的不说,朱允炆把军事勋贵和皇亲得罪了遍的下场是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秀家此次转封关东,仅仅是武士/受过训练的足轻就带了2万人,他们的家人少说也有10万众,基本上是把吉备掏空了。这些人是秀家对关东统治的基础,只要他们不乱,秀家统治的关东就算有地方农民掀起一揆,秀家都不用在意。其实免除地子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鼓励关东民众多生育,过去只要出身的孩子就要交税。一人一年50-100文钱,小于12岁孩子和大于50岁老人减半征收,一家子按照7人来算,一年的地子税和别动钱就是500文以上。对于农民来说地就这么多,生的越多交税越多,家庭迟早破产,因此他们不敢多生。可是在减免了100文钱之后,他们一年可以省出250文钱,生活也可以富裕一些了,这样关东的人口就能出现增长。想要开拓关东,在没有机械化设备的当下,人力永远是第一生产力。秀家刚刚算了一下,以吉备地区百万石52万人来算,每年地子钱在4.2万贯左右。关东的地广人稀一些,地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