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笼记 第1377节 (第8/9页)
而且太阳星体上的工程,越到深处需要组织,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是越来越大。 如果说二十一世纪,要独立开发出航天、太空、造船的全套科技,需要上亿人级的国家,来向各个岗位输送稳定的劳动力。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叶,英法等工业传统强国因为单一文化的主体人口规模不够,在工业竞争中已经跟不上最先进的科技竞争。 眼下随着对太阳的雕刻越到深处,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嗯,高水平意志思想,愈发的力不从心。 太阳,直径是地球的109倍,质量为地球的三十三万倍,这么一大颗恒星,人类作为地球表面上长出来的“低温霉菌”,想要染指这个高温粒子火团,多少有点主观(狂妄)。作为低温霉菌,至少得到广阔宇宙中增生一番再说。 当代太阳系智慧们的尝试:必须由星田扩展打下足够基础,才能维持几万年周期的恒星控制工程规划的进行。 文明基础,决定科技上限。而基础就是“受教育人才的规模”。 中世界封建时代,几千人聚落的手工业地带,是无论如何都攒不出“坦克工业线”。别说坦克了,哪怕是封建时代的大型攻城器械,也需要以城市为基础才能建造。 只有几千人聚集在一起,大家有足量的需求,才会催生出专业“木匠”“铁匠”“石匠”“马夫”等职业。 在那个小农经济时代,只有城市才有传承两三代的匠作,才能支撑起铠甲、战马、投石车等技术不会倒退。 近代化工业的基础,需要几十座城市的人口有着单一认同基础(民族主义),这样才能构建煤铁工业基础,开拓出几十倍本土人口的市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